#教學 macOS 新手攻略👾 視窗管理、推薦設定、好用App、小技巧
嗨一,最近 BTS 想必有不少人從 windows 跳槽到 mac~
這篇文的內容是我當初剛使用 macOS 時讓自己加速上手的小技巧們,也有推薦一些應用程式
希望讓大家事半功倍>< 我有想到什麼常用的也會上來更新
以下會用貼圖當分隔線
2. 縮到 dock 最右側:⌘ command + M (我是記 minimize)
3. 純粹縮小:⌘ command + H (我是記 hidden)
4. 全螢幕進入/退出:fn + F(by B15)
或⌃ control + ⌘ command + F
-其他
1. 切換視窗:⌘ command + Tab,也可以在切換時順便用 ⌘ command + Q 關掉視窗
(註:擔心這邊會有人看不懂,可以想像一下「大拇指按 ⌘ command」 搭配「無名指按Tab或Q」😹 )
2. 切換桌面:⌃ control + 左右鍵
3. 觸控板也是個好東西!
可以去設定 > 觸控式軌跡板或者參考以下連結
🔮 推薦app:Rectangle
安裝之後可以自訂快捷鍵排列視窗,我最常用的快捷鍵如下:
● 靠左靠右:⌥ option + ⌘ command + 左/右鍵
● 最大化:⌥ option + ⌘ command + enter
我是直接把它設定成取代 spotlight,因為單位換算&剪貼簿的歷史紀錄太方便了!而且不只紀錄文字的複製,連圖片的複製都可以查詢。還有很多其他可加裝的功能,相見恨晚。
2. 預覽桌面:當滑鼠移到螢幕右下角時顯示桌面
(設定方法:系統偏好設定 > 指揮中心 > 熱點)
3. 如果鍵盤跟我一樣是 keychron,可以設定 ⌥ option 和 ⌘ command 交換
(設定方法:系統偏好設定 > 鍵盤 > 變更鍵)
🖼 視窗管理
- 關閉類
1. 關閉視窗:⌘ command + W(背景仍執行)
2. 結束執行:⌘ command + Q
3. 強制關閉:⌥ option + ⌘ command + esc
- 瀏覽器
雖然這有點離題,因為windows也可以用
1. 新增分頁:⌘ command + T
不只瀏覽器,幾乎適用所有軟體(例如 goodnotes, Finder…)
2. 重新整理:⌘ command + R
3. 放大/縮小頁面:⌘ command + 加/減
4. 跳到某分頁:⌘ command + 數字鍵
數字是分頁的順序
-放大縮小類
1. 保留 dock 的最大化視窗:按住 ⌥ option 再點綠色點點(下圖右)
📷 截圖/螢幕錄影
1. 全螢幕截圖:⇧ shift + ⌘ command + 3
2. 矩形範圍:⇧ shift + ⌘ command + 4
(🌟🌟重點🌟🌟 選好範圍按住 ⌃control ,再依序放開游標、⌃control ,就可以直接複製到剪貼簿不用存了喔!!!)
(重點 2:按空白鍵再按enter可以截取目前視窗)
3. 叫出完整工具列(錄影功能在此):⇧ shift + ⌘ command + 5
💡 Spotlight
● 叫出 Spotlight:⌥ option + 空白鍵
🔮 推薦替代 app:Raycast
⚙️ 系統設定
1. 滑鼠:如果外接滑鼠的滾輪方向想要跟以前一樣,又想用手機滑動的方式來使用觸控板
需要進行以下設定並安裝一個軟體
• 設定:(一定要兩個都取消喔!)
設定 > 滑鼠 > 取消滾動方向自然
設定 > 觸控式軌跡板 > 取消滾動方向自然
• 軟體:
🚙 Finder 相關(可以想成是 mac 的檔案總管)
-快捷鍵
1. 預覽:選取檔案後按空白鍵,搭配上下左右可以預覽其他檔案
2. 刪除檔案:⌘ command + 刪除鍵
3. 移動檔案:macOS 沒有「剪下」檔案這回事,但你可以把它想成複製再移動:
複製 (⌘ command + C) ➡️ 移動 (⌥ option + ⌘ command + V)
-小技巧
1. 固定顯示檔案路徑:工具列 > 顯示方式 > 顯示路徑列
2. 常用的資料夾可以直接拖曳到喜好項目做釘選
🌻 其他
● Emoji: 按 fn 或是 ⌃ control + ⌘ command + 空白鍵
(隱藏功能: ⌥ option + ⇧ shift + K可以打出蘋果符號 ,要在英文模式喔!)
● 刪除右邊的字: fn + delete
● VS code 一次編輯多行:
1. 連續多行:⌥ option + ⌘ command + 上下鍵
2. 自己挑多行:⌥ option + 游標
3. 取消是 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