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UBA 和SBL可以混著打
所以幾乎都被北體包辦
當年北體的12連霸155連勝
就和現在政大一樣絕望
而在北體前後也分別是輔大和文化 師大拿下
這些都是有體育系的學校
後來也始終覺得 可能未來幾十年
都是有體育系的學校奪冠 這樣的秩序觀
直到民國100-101年 臺藝大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那年臺藝大拿了張伯維 陳哲語等好手
所以一路以黑馬之姿殺進冠軍賽並首次奪冠
那次的衝擊之大 連我都在心中盤旋三天三夜
直呼臺灣的體育已死 這樣的心理擺在我心裡很久
直到之後 陸續有更多學校開始競爭
這樣的衝擊才慢慢化為正常
之後102年臺藝又拿了一次冠軍 MVP正是蕭順議
當時的衝擊 現在回頭來看還真有點大驚小怪
因為臺藝大確實幫很多沒有體育系的學校打開了潘朵拉之門
其重要性至今依舊難以言喻
後來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砸錢搶人
甚至連外籍生都來了 逐漸變成了搶錢搶人大作戰
傳統的體育系校隊逐漸式微 或是被新強權取代
某些程度上 臺藝大那次的奪冠 仍是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