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系 給醫學系新生
2021年8月16日 13:37
各位學弟妹好🙂
我是闕醫師,畢業於高醫大醫學系,目前在北部醫院擔任家醫科住院醫師。
這篇是寫給剛進來醫學系的新生。
首先,
先別管什麼攻略,
請用力享受一生一次的大學生活!
但有些事,我一定要提醒你們。
/
1️⃣決戰大一大二
每家醫學系的教學方式不同、師資也不同,大家也都是唸書佼佼者,就不贅述讀書方式。對某科有問題再問就好。
重點是,大一、大二很重要!
「通識課一定要選成績很甜的;
基礎科目要好好把握;
點名會算成績一定要到。」
這段期間的成績差距很大,反而後期專業科目大家的分數會比較接近。所以一開始太混(譬如我),之後再怎麼追趕最後總成績都不會好看,除非最後兩年都書卷之類。
而這個總排名在畢業後申請PGY或R都很重要。一位班排5/100、一位班排50/100,在面試之前就在面試官腦裡留下印象分數了。
經驗談:以前學長姊都說大一大二快玩爆,以後會很累。我就傻傻照做,通識課都沒出現,大二還拿班排一百多名過…。後來讀block很認真,排名都在前三分之一,最終排名約7x/150。算是馬馬虎虎,如果要申請熱門科一定掛掉。
2️⃣找到role model
除了上課以外,觀察那些醫生老師也很重要。
考到專科留在大醫院的都是研究佼佼者或是奴性超強,然後為了升教授便成為醫學系的老師。他們在上課會默默透露一些觀念,有的很實際、有的很不食人間煙火。
找到欣賞的老師,學習他的態度;再加上自己慢慢摸索的過程,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發展。
經驗談:以前我把醫院當世界,好像以主治為目標學習才是正道。但我錯了,多數的醫生都在基層,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非常多元。千萬別讓一些講幹話的老教授,或是暴累的老師,影響你對醫學的熱忱。
3️⃣你的朋友
畢業開始執業後很難交到朋友,同事間大多是禮尚往來,下班不會再交集。
因此在大學時期的朋友超級重要哦!而且同班6年絕對能培養超深友誼。
在未來的路上會有很多抉擇,近一點的像是怎麼準備考試,遠一點的像是選科。有朋友間互相討論,即使沒什麼實質效果也能安心不少,至少知道你不孤單。
醫學這條路絕對無法靠自己。
經驗談:我很幸運從大一交的朋友到現在仍然要好。每次見面都是幹話,偶爾互通彼此工作煩惱和生活。能知道同樣身為醫生的朋友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心裡會踏實許多。
/
細節的東西可以問同學、問直屬、上DCARD、上apen/medstudents版問。
(因為我可能也忘了😂)
請對接下來的6年充滿期待,我現在回頭來看,每個同學都很順利。(是真的)
享受這個單純美好的醫學生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