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突然發現長大了的瞬間 #長大的心聲
2022年6月16日 00:30
過了二十歲之後,離開家鄉念書
現在和朋友分別時說的「回家」
不再是有著晚飯等著我回家的家
而是那個,只有十幾坪的出租屋,和愛我的小狗未未
在幾個月最長至學期結束才回家的這些生活常態裡
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
一、
在上學的第一份打工,本來做得很順利
把未來的每一分錢都分好:房租、保險、水電等
可是卻遇上了疫情丟了這份很喜歡的打工
那時候學校附近的打工很難找
也有好多店家受到影響
第一次戰戰競競的打電話給房東阿姨
希望能談一下房租,能不能把年繳分兩期
看著自己戶頭的餘額將低於自己的限制
但衣櫃並沒有多幾件新衣服
化妝品除了打工用上以外
放著放著都快過期了。這個情緒低落是持續性的。
有一天,爸爸打來電話,他第一句問我:吃飯沒?
明白這是爸爸說想你的意思。
等我回答完,他下一句問我:
你錢夠用嗎?打工同事對你好嗎?
那一瞬間我抿了抿嘴,臉頰被未未舔了幾下
接著是嘴巴嚐到鹹鹹的味道,但我馬上控制情緒
防止潰堤,因為爸爸在掛電話前總會說一句:
「什麼事一定要跟家人說。」
在那之後,我總騙爸媽,還有錢呢,不用擔心。
然後再努力地找打工。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二、
接觸狄卡認識了很多人
在這個表達欲主流的時代
特別珍惜身邊擅長傾聽的朋友。
當我很開心的分享自己很喜歡的歌手
或是歌曲的時候
對方告訴我他不知道,或是沒聽過
我驚覺,身為00年,那些歌曲早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再跟你們說一個鬼故事:
「少女時代已經出道十五年了!」
以前看狄卡喊著對方是姐姐,現在被叫姐姐,甚至在打工被叫阿姨...
這是我第二次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三、
每次回家,我都感覺爸媽他們臉上的細紋又變多了
他們告訴我為了白頭髮染髮
為了怕身體出毛病改變很多飲食習慣
有一次洗完頭後
突然想到自己好久沒有被媽媽挖耳朵了
拿著毛巾走進媽媽的房間,將毛巾墊在頭下
熟練的媽媽挖耳朵的技巧幾年來都沒有變
我說,我們好久沒出去玩了
我想帶你們出國玩,我們好久沒有去哪裡哪裡
疫情結束後我還想帶你們坐頭等艙
她說:以前總是我帶妳去哪裡,現在換妳帶我們去玩吧
雖然媽媽平常都有保養自己
但以這樣的姿勢看了十幾年
這些手上、臉上的細紋,好難過,想再多做點什麼,開始擔心時間不夠。
這是我第三次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四、
前幾段感情,因為不合適放手了,心情很難過
沒有打開手機打電話給任何一個人或是社群軟體更新動態
因為明天有很重要的考試與報告,晚上還要打工。
所以選擇打開電腦工作,延遲了一晚崩潰。
這是我第四次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五、
人雖然是群體生活,但不去談戀愛也沒什麼
一個人吃飯、看電影、看海、看醫生。
接受再好的朋友,再愛的人,也許都只能階段性的陪伴自己
可能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而我們要學習和孤獨的自己相處
我心裡總惦記著,不是爸媽,就是我家那條狗
面對人,知道喜歡,可以當朋友;面對人知道不合適,可以放手了
那一刻灑脫的感覺,是我第五次意識到自己長大的瞬間。
六、
身邊很多朋友,包括現在的女友也是
很常和家人打電話,表達對彼此的思念
不過我和家人幾乎不打電話
但只要是我發的每一條訊息,傳的每一個梗圖或連結
他們都一定會回應。
有一天,我誤傳了早安給爸爸
爸爸很開心地給我拍了他吃早餐的照片
那一天他分享了很多照片給我
睡前還不忘跟我說晚安,我想他很高興我早上傳給他早安吧
而後來我才明白,爸媽要的關心是我最簡單一句問候。
冬天穿暖,生活打理
學會自己買菜做菜
馬通壞了自己修
燈泡壞了自己修
我們家本沒有信仰
我爸習慣顛沛流離的生活。
但等到他成家立業,年紀大發覺了世界上有他一個人承擔不了的東西
才覺得有神靈真挺好的
我想,從本質上,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
我沒有急著與家人切割
而是學會如何更加獨立
面對未來出社會需要更強大的內心
我也不是硬著頭皮都不會和家人傾訴
我是想珍惜他們,就像珍惜長大的自己
我們最終都要遠行,都要跟過去的自己告別
但長大也不用怕,我們只是離了解自己的路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