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錢買到超CP值皮革工具(其他手作通用本原則)
大家好,我是軒~是之前做這個鴨嘴獸泰瑞包包的作者
之前的PO文大家回應很踴躍,相當感謝大家的喜歡~~
這次我首先來分享我的個人心得為大家解惑一下:
「入門者如何選擇、購買最適合的皮革工具。」
PS.即使你是不同領域的手作者,在採買工具材料的時候,其實這個道理也是通用的。
-------
恩~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覺得我先直接PO出我自己的工具,
我想這樣能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請見圖:
登登~~!!恩~就是這樣而已,陽春的很......
旁邊還掛一個塑膠袋裝尺,不知有沒有讓您驚豔(或驚嚇)?上層是一些簡單文具、剪刀分規滾輪等,還有一些設計用的皮料或拉鍊樣本雜物
中層是我的打版工具盒,還有一些諸如木槌鐵鎚比較長的工具
下層主要是邊油工具,還有一些較少用到的手縫線、膠等雜物
上面這個工具箱放在我家,因為有些設計、打版的部分我在家裡做,
同時還有一些檯面工作(折邊、邊油等)的必要工具。而另一個工具箱寄放在朋友的工作室(因為我在他的工作室用他的針車XD)
說實在的也與家裡的差不多,差別在有許多針車用的道具、配件,以及車縫製作時常會用到的補強帶、雙面膠、各式線等。
你應該有發現,我的工具都走平易近人路線,也沒甚麼好讓我修圖濾鏡的,
一般的東西拍起來也是普通...
我看來看去大概只有一支岩田屋的菱錐比較厲害一些(不過其實它也才兩三百塊)
除了針車、削皮機沒有特別去拍照之外
「以上這些就是我做包的全部工具,它們就足以做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了。」
嗯?反差很大是吧?倒也不是想利用這種反差來讓大家覺得我好棒棒(噁),
我想表達的其實是:任何人都一樣,不管你是工匠或初學者,
作品背後的製作過程,其實遠不如大家想像的這般優雅、療癒、美好。
工作時的狀態,那是一種原始的、效率至上的、務實主義的氛圍、常常是不修邊幅、亂之極矣(當然也可能是只有我在亂.....)
例如:我一天到晚穿著拖鞋採針車,我覺得自己輕鬆自在方便就好。
我的個性也比較務實,比較沒那麼有雅緻去收藏一堆厲害工具(至少現在沒有XD)
對我來說,工具的首要考量是實用:好不好用、價格是否合理、它能不能幫助我做出好東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還是沒錯的,但不代表一切必須花大錢,或開始前就備好一拖拉庫。
以下整理新手三大購買原則給大家參考:
(本篇針對入門階段的工具挑選,如果你是資深的工具控或收藏家、皮友,本篇文或許有些觀念對你不適用。)
1.工具不是越貴越好、越多越了不起,而是順手合用最重要。
我的這些工具,有的是從數年前學生時代就一直留下來的,也有些是這幾週內需要用到才補貨的。
學生時代窮嘛~買不起甚麼高貴物品,一路用到現在倒也越來越順手。
我這輩子沒用過甚麼裁皮刀,更別提甚麼B牌、E牌、歐系日派義製....@?*%&
至今我都是用35元SDI手牌的美工刀在裁皮,成果呢?顯然也沒問題。(非業配)你說一支60元的木槌,跟一兩千塊的原木膠槌打起來有差嗎?
恩~或許就是敲擊時的一些手感差異而已,而這些差異是可以被人為經驗修正的,
例如比較輕的槌子你會習慣性地敲用力點。
10元商店賣的錐子跟高級工具店全鋼製的錐子,戳出來的洞有差嗎?我是分不出來啦~如你還是新手,這部分何不能省則省?
而有些諸如菱斬、法斬,或是線材、挖溝器、刀具等等,的確是相對較有影響的,不管是材質、耐用度、作品成效、使用上的確有些差異,但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大。
在X寶或許你可以用100元買到70分的工具;但你要買到80、甚至90分的等級,可能要花上你兩三千元、上萬元,而對於入門者來說,70分與90分工具做出來的差異,大概只讓你從30進步到35。
因為重點不在工具,而是你的技術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就像如果你是150公斤級別的大哥大姊,你想減重,你要做的是開始運動、少吃垃圾食物,而不是把你的主食從白米換成糙米、雞腿換成雞胸。
那是50公斤量級的選手在做的事,對你而言是沒用的(不在刀口上)。
所以你應該先求有個堪用、順手的基礎工具,等你把技術練好、足夠進階了,再來考慮你被工具限制了的這種問題。
說是這樣說,但所謂的堪用也不要太鳥,我也不是想推薦大家去買X寶,那裏還是有很多狗屎爛蛋,請慎選。
再精確一點來說,台製、陸製也有許多便宜、且足夠好用的東西,所以初期不需要連工具都有名牌迷思(或想說直上最頂尖高價的),專挑日本或歐洲或去買。
2.怎麼沒在我的工具箱裡看到這些常見工具?(例如:磨緣棒、倒角器、蠟...等)
這點要特別說明一下,因為皮革是有各式各樣的類型的,且系統、技法、所需工具差異甚大,更別說同一系統裡面還有各種風格、各家門派的不同作法,
從流行時尚類(我這種)、文青手作雅痞風、重機粗曠狂野風、皮雕皮塑染皮、服裝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請見圖:基本上,除了它們原料都是都是從動物身上扒下來這點除外,再無相同之處了。
好比新娘秘書與大體化妝師都是化妝,
一個畫活人一個畫死人;一個坐著畫、一個躺著畫;
兩者要講求的目標、面向、需求、技法、工具皆有不同,即使它都是化妝。
鉻鞣羊皮柔軟如布、植鞣牛皮堅硬如木版,其工具設備技法大相逕庭,
所以採買工具前,先理解你要走的是甚麼路線,
決定你當下的目標或風格屬性,可以省下你不少冤枉錢。
磨緣棒、倒角器、蠟,這三者其實我都有,但這就是我亂花錢學來的教訓,現在都被我收在儲藏庫裡,因為我根本用不到(哭)。
3.同類工具不需要準備太多尺寸
諸如一個丸斬好了,可以一路從1mm、1.5mm、2mm一路到20mm,
全買下來夠你準備四五十支,有必要嗎?
如果你習慣一次都買整組十支、二十支,再來你要買四合扣組、牛仔扣組、雞眼組、撞釘組,每種都給你比照辦理。特別是這種四合扣,一個尺寸就四個部位組件;不同家做的撞釘,表面弧度與厚度還略有差異,最後你還想換手壓台,你發現前面買的手敲工具全部用不到,壓模還要全部重買。
請問你受的了?我是受不了啦
大家說工具是錢坑,其實大部分的坑都是自己挖的。我個人到最後幾乎只有打版一支1mm、一般皮件上用3.5mm,其他都很少用。因為你常用的尺寸就那些,不會常做各種稀奇古怪尺寸的東西,
等到你有了目標作品款式,要開始做的時候,再根據你需要的工具或輔料五金,逐次加購即可。
沒事不要為難自己,各種囤尺寸的行為讓店家來替你做就好了,這個道理,同樣可以應用在皮雕工具上,請量力而為之。
以上三點,是給予新手購買材料、工具的建議,大家常說的坑,應該是一個工匠終其一生的追求極致工藝,嘗試更好的工具的無盡旅途。
而剛入門的朋友,夠了就好,以我的工具箱來看,大概幾百幾千就搞定了,所以不需過於恐懼~~
未來有機會,再來分享進階工具的購買比較(例如邊油筆、盒、棒等),敬請期待。
以上心得跟大家分享,希望能給各方好友提供一些幫助,
未來有感而發會再跟大家交流心得,有甚麼疑難雜症也可留言哦,我能解惑的話會再多多回答,再請多指教~~
轉載請附出處:#工藝家專欄 #新手入門 #手工皮件 #皮革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