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發餅不宴客不收紅包的話,要注意的事情(單純分享我的看法,歡迎討論)
2020年7月13日 14:25
雖然這篇有點久了(我有回應)
只是想善意再提醒大家一下,純發餅不宴客可能產生的問題~
畢竟今年很多人取消宴客,只發餅分享喜悅或是儀式需求。
我今年剛結婚,只有登記,簡單儀式和發娘家至親傳統大餅12盒而已。
本來在想我的同事長官要不要發,
(有想過大長官或比較熟、有交情的,發一整盒,其它點頭之交同事、小部門放1~2盒有獨立包裝小餅乾,讓多人一起分)
全部都不收禮金。
但前輩跟提醒我們,習慣上發餅是有放帖討紅包的意思。
印象中有看過文章,女方不管同事熟不熟,直接全部發餅放帖在每個人桌上,不熟的人就很困擾認為沒禮貌。
我怕人誤會,最後完全不放同事這邊。(長輩問就說純登記不宴客省事省錢~呼嚨過去XD)
畢竟要分交情好不好,要不要給整盒,可能要私下給很麻煩,尤其長輩會八卦嘴碎(有的人沒收到搞不好說你瞧不起他,明明不熟),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查到這兩篇,其實沒宴客的人發餅,發餅的跟收餅的人都可能很糾結。
收餅的人如果不好意思白白拿餅,可能想包紅包回禮。(如果我堅持不收,就要上演推來推去戲碼XDDD)
但發餅的人明講完全不收就OK。
如果像文章裡面計較一點的,會想「就算我不明講你也要"表示一下"吧?」,暗算這個朋友有包,那個朋友沒包,包多少,最後覺得發個餅看清朋友,友情只值多少錢之類的...(是有必要這樣嗎...)
所以以"純發餅不收紅包"的情況下,我覺得真的要謹慎考慮發餅的對象,最好過濾一下名單。真的會計較的人,就發交情好到我沒收到回禮也無所謂的對象,減少大家困擾。
=========
回到原本問題,按照禮俗男方出餅錢的話,有宴客就有收紅包,餅錢幾乎確定是可以補回來的。
傳統上有宴客發餅兼放帖的情況下,收到餅的人不管去不去,都一定要包。有參加的人禮貌上會考慮餅錢進去就包多一點,沒參加的可能會意思包個600貼餅錢。
但如果不宴客,不收紅包,餅錢就是一筆淨支出不會被補回來(實質上的"請客"了)。
所以這部分誰出錢,就彼此要再溝通好,我個人認為不能完全拿"傳統"來考量。
===========
希望我落落長整理的心得分享可以幫助到大家~
(還只是喜餅而已,但也確實有人為此婚結不成><)
祝福大家談婚事的過程都能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