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本人也加入理財版一段時間了,在這裏在大家身上學到很多,不過平常很少留言發文,年關將近,店長我在整理績效的時候想說順便拋磚引玉一下,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想聽聽大家的建議。
(更新:因為圖片顯示不完整,留言區看原圖)
首先先給大家一些背景資料,店長今年35歲,在外商公司擔任主管的工作,因此大家看到最大比例的資產就是公司股票,這裏就不透露了,也建議大家如果公司有ESPP跟RSU一定要買好買滿,因為又有折扣又能夠被動存股能夠無痛為自己累積總資產。
(以買入價計算,加上我們公司股票又很會漲,因此幾乎貢獻了整個投資組合一般的收益)
店長從2019年開始學習投資,一開始本金很少,大概400,000台幣左右,資產是通過薪水慢慢累積的,反正就跟「持續買進」那本書的概念一樣,現金只留個半年的生活費,每個月扣除消費之後有限錢就投入股票或者加密貨幣。
店長先從台股開始,之後再慢慢接觸美股,進場的時機點算是很幸運,吃到了疫情的紅利。
覺得長期持有價值資產策略比較適合自己的個性,因此開始的時候看了很多價值投資的書籍,當然也看了一些台灣的存股選股書,因此踩了不少坑,後來發現自己真的沒有時間研究產業鏈,因此台股開始從個股轉成定投0050以及006208,台積電存滿一張也只是一圓開始時的願望。
美股的話,我的持股周期一般介乎一季到幾年,一開始跟大家一樣以當年的尖牙股,還有TSLA NVDA為主,基本上只要長期持有獲利都不錯,但是後來也把持有股數沒有那麼多的個股都清空,全部換成VOO跟QQQ,原因也很單純,因為這樣能夠更分散,以及整個portfolio的版面可以更乾淨。
當然像我這樣長期持有也有缺點,ARKK就是因為自己沒有了解整個加息周期對成長股的影響,因此到現在維持負50%,是整個Profile虧損最嚴重的。另外就是DIS,也是被自己的喜好蒙蔽,看到各種公司的負面跡象仍然不接受虧損賣出。
2023開始的時候店長跟大家一樣難過, 2022年的時候總資產虧損了30%左右,不過因為自己手上大部份都是指數ETF以及大科技股,因此並沒有對持股有太大的調整。
不過今年最大的決定就是把原本控制在5%的加密資產調整到10%(年底慢慢漲/買到20%)。
我是在2021年的時候開始接觸加密貨幣,被它的技術創新以及尚未合規化、未被大眾接受等特性吸引,不過一開始也是虧損比較多。FTX事件損失了400,000左右的台幣;花了200,000體驗,NFT最後價值剩下5%左右。不過過程也能夠學到不少東西,以及加強了自己對加密資產的信仰。
現在主要持有的加密貨幣有BTC跟ETH ,成本也從50,000買到30,000左右,今年年底開始慢慢轉正了,也是很值得高興,對於沒有持有加密貨幣的朋友,我是非常推薦年輕人能夠先學習了解,並且現貨買0.1粒比特幣放在錢包,我相信將來的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流水帳的打了一大堆,也不知道自己的經驗對各位有沒有幫助,但是也希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想或者提出你的建議,有問題也歡迎提出,我會盡量回答。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