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飆股賺進100%,股市操作心得分享(1)
2020年6月25日 12:30
最近在問了很多朋友的操作成效後
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在股市中
雖然接觸市場的時間很長
但卻從來沒成功從股市提款過
總是這支小賺,那支小賠
或是這支大賺,那支大賠
變成挖東牆補西牆
所以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我的波段操作心得
相信今年抄底的話,不少人報酬率都輕鬆超過100%
甚至生技股行情,賺進千萬的人也不在少數
不過比起「極端行情」下多年一遇的暴富
我覺得「非極端行情」下有機會複製的經驗更重要
畢竟下次再有產業集體爆發漲個10倍不知多久以後了
我不會直接告訴你我覺得「該怎麼做」
我希望能更有意義的教你「可以往哪個方向想」
期待大家有一天都能找的自己的交易聖杯
所以如果只是想要看答案的人可以左轉離開
【開始前你需要先學會知道的事】
先假定你是一個完全剛入門
不知股市到底是在幹嘛的新手
所以先做一些簡單的教學
你必須至少看得懂「價跟量」這兩個最基礎東西
1.價,K線
也就是下面這張圖
2.量,VOL成交量
也就是你在看盤App上會看到的這欄
如果是剛入門的股市新手的話
知道價(K線)與量(成交量)就非常足夠了
千萬不要連「價跟量」都不懂就進場送死
然後要強調的是
並不是只是看懂K線的定義或成交量的定義
而是要去思考嘗試找出:
1.每根連續K線成交價之間的意義
2.每天連續成交量之間的意義
3.K線成交價與Vol成交量之間的意義
至於什麼技術指標呀..籌碼面呀..三大法人..等
當然懂越多東西越好,但如果沒那麼熟悉
那慢慢去瞭解就好,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麽重要
那準備好了我們就正文開始~
首先要講的是飆股的第一課
【你買的股,與承擔的風險決定你會不會買到飆股】
很多新手在買股票
都希望自己爆賺、大賺
但也同時希望自己買的是優質好股
最好是有信譽、公司又大、有聽過的優質企業
但其實當你這樣去想去挑股票時候
你很有可能就跟飆股擦身而過了
原因就是所謂的飆股,通常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股
除了本身產業內的人外
外人往往都是漲起來後才對這家公司有認識
所以當第一步:你想去挑選「聽過的大公司」時
你就已經開始逐漸錯過飆股的血液
舉例來說,這幾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
【台積電】全台最大咖
去年整年的台積電算是特會漲了
如果我們大約抓高點345與低點220
上漲大約56%
【元大金】隨便挑的一間金控股
同樣高低點20.45、16.65
上漲大約22%
【統一】知名食品企業
去年以漲幅最兇的71-83.8那段來看
上漲大約20%
那再來看看一支隨便找的飆股公司
【泰碩】散熱概念股
在去年前市場什麼時候有人在講散熱?
而以漲幅高低點106、27.7來看
上漲高達280%!
差別在哪?
難道泰碩公司經營贏過台積電、元大金、統一嗎?
這當然不可能
差別其實就在股本
這部分可以從App的公司基本資料直接找到台積電股本:2593億
元大金股本:1167億
統一股本:568.2億
泰碩股本:8.73億
再舉例今年來也很會飆的富邦媒(momo購物)
股價從295到現在734
富邦媒股本:14億
還有前幾年從不到百元飆到上千元
超級飆股國巨
新聞一直併購再併購的國巨
你覺得國巨是一間超級大公司嗎?
猜猜看國巨的股本多少?
公佈答案國巨股本:49億
這樣懂了嗎?
許多人常常希望自己的股票一飛沖天
但是在挑選標的上
本身找的股就跟目標背道而馳
「找到了優質知名大企業」但「股本卻重到拉不動」
不是說大型股不會飆(台積電去年56%也很飆)
但是大部分漲到翻倍的飆股【都是在股本百億內】
許多甚至股本只有在10億左右,你聽都沒聽過。
大部分的人在這邊就害怕了
「但我根本不知道那家公司在幹嘛」
「跟我的本業不同,產品在幹嘛我不懂怎麼買?」
但很抱歉
一個人的認知經驗跟專業知識是有限的
大部分的人可能一生就只專精一兩項產業知識
所以如果你永遠都只想找讓你安心的標的
(例如台積電、統一、金控...等)
那你總會與飆股擦身而過
所以這就是飆股的第一課
去找尋一些你原本根本聽都沒聽過的公司
找尋在你研究前根本看不懂他們公司業務的股票
【你必須承擔風險,脫離舒適感才能找到飆股】
⚠️注意
這邊並不是要你隨便找沒聽過的股射飛鏢
然後就期待能漲個50%、100%
這樣做的話絕對死無葬身之地
尤其如果找到那種沒成交量的會死更快
這也是為什麼開頭時說
必須先去思考「量價關係」的原因
最後,
如果這篇文章看得下去,
內容還喜歡的話,請幫我按愛心支持
讓我知道這樣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
再持續分享這系列下去給股市中摸索的朋友😊
如果覺得資訊太生硬,也歡迎跟我說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