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第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房
2021年8月28日 11:04
每個人個性不一樣,
喜歡的房也不一樣,
在「可負擔範圍」跟「喜歡的標的」之間找到交集,
這就是屬於你的房🏠
市場上房子很多,不可能每個都看,
首先,要以自備款跟個人喜好做篩選,
自備款方面,大家可以用下簡單公式參考:
1.預售屋:2成(可貸款8成)
2.新成屋(含新古屋):2成5(可貸款7成5-8成)
3.中古屋(超過20年,921震後):約3成(可貸6成5-7成,各家銀行鑑價會有落差)
用同社區相同條件成交價,乘以上面的成數,
(參考的成交時間不能差太多,不然會有誤差)
再加上裝潢費、買賣相關行政費用、仲介費,
這個數字就是基本需要準備的款項,
其他部分就是貸款,也要評估是否能負擔。
💡認真想貸款可以看這篇,別人寫的
另外套房的貸款成數會比較低,
位置在郊區的房貸成數也會比較低,
在算的時候需要再提高自備額度。
個人喜好方面,有幾個方向給可以參考,
地點、樓層、房型、格局、採光、裝潢風格、戶數,
這就要看每個人需求是什麼,
以我個人來說,偏好市區、高樓層(非頂樓)、3房、客廳空間大、明堂、非地木板、非系統櫃、少戶數。
看房,建議看50間至100間,
多請幾個房仲幫你找物件,
也可以自己在網路上相關社團找物件,
前30間基本都是在學經驗,
學看漏水、排水、電路安全、觀察其他住戶性質、瞭解附加家俱價值、最新市場房屋行情、可殺價空間,
在現場可以觀察其他看房人,也可以問房仲,
這樣後期看房才有辦法在短時間內,
確認喜歡的房子是不是值得盡快下斡旋談價格,
而我自己是看了80多間。
分享幾個在台中印象比較深刻的看房案例(以下時間都是在疫情爆發前👌)
1.近火車站-中古大樓無裝潢3房戶
當天是星期四晚上7點,下班後我跟房仲來到約定地點,現場已經有其他7組人員約20人在樓下等,由於人數太多,我們分2批上去看房,這間雖然刊登是「3房型」,但實際上只有1間大房,其餘2房是用閣樓的方式硬隔出來(示意圖如下),而且廚房沒有對外窗,這間開價(含車位)價格是750萬。
我個人不喜歡樓中樓,而且這2間都不能臥室使用,只能當工作室用,當於是看完就決定放棄。(照片來自:hellotoby,只是示意圖)
2.優質學區+捷運站旁-中古公寓新裝潢3房戶
某個星期六早上10點,我跟房仲到公寓樓下,除了我,還有另外1位從臺北下臺中看房的大叔,年紀約40多歲,這間位置在3樓,有完整的3房空間(其中1間沒窗戶),客廳很大,採光也很好,牆壁都有重新粉刷過,室內有大量的木製系統櫃家具(保養得都不錯)。
由於我不喜歡木製系統櫃(示意圖在下面),碰水木頭爛掉處理很麻煩,東西固定住也很難再調整空間做利用,加上公寓前面是條巷子,停滿汽、機車,車位非常難找,於是決定放棄。(這間後來臺北大叔買了,開價688萬,成交約65X萬)(照片來自:chiwa,仍然只是示意圖)
3.熱鬧商圈旁-中古大樓新裝潢2房戶
這間我印象最深,時間在清明連假開始前一天的晚上7點半左右,位置在臺中熱門商圈附近某大樓中間樓層,客廳跟2間臥室空間大小都正常,臥室也都有對外窗,原屋主有送沙發、桌子,流理台有換新,廁所也有整理過,雖然鄰近大馬路,車子來往聲音有點大,但氣密窗關上後還可以接受。
重點是這間開價只要498萬,在檢查沒有漏水問題之後,我非常認真考慮下手,我想說考慮一晚,於是跟房仲約明天早上10點再看一次,打算稍微擬個講價策略,再看室內採光狀況,沒問題就下斡旋,結果隔天一早房仲電話打來,說有其他買家攔截成交了,成交價是開價再加10萬(508萬成交)😯 房仲跟我說,那個買家不是臺中人,也沒有到現場看屋,直接報價買,典型投資客的操作。
這間我很喜歡,被沒看房的買家攔截也讓我很震驚,從刊登到那個買家成交,中間不到兩天時間。(照片來自:housefun,隨便補個示意圖)
好的房子,有一部分不會刊登到房屋網,因為部分買家或投資客會先取得消息,一些好物件就會先成交了,而在房屋網或社團出現的好物件,也會被瘋搶,通常刊登1天至3天時間就會成交。(當然也有不好的物件,賣幾個月都賣不出去,賣不出的理由在這裡就不多說)
期待這篇文章能給想買房的朋友一個方向,
踏出第一步,也感謝大家對上一篇的熱烈回應💥,
一起加油 Can’t give up now
8月27日 臺中黃昏天空(photo by Orreten)
想看整理房子,可以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