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憑空創造的價值
2022年7月21日 13:06
記得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兩位刷油漆的工人不想做苦差事,想和其他人一樣出去玩耍
於是一邊刷一邊裝的津津樂道,引來他人注目
好奇他們做什麼看起來這麼好玩、似乎蠻有趣的樣子,於是也想嘗試一下
工人也很聰明,將擦油漆這件事裝的很有價值,不那麼輕易的給他們得到手嘗試
最終他們拿了手邊實體的物品,和兩位工人交易這項勞力活,一個看似很離譜的交易,交易者在當下卻是心甘情願
---
找了好久
原來印象中的故事是 “湯姆歷險記-有趣的刷油漆” 這一部卡通
(建議兩倍速快轉)
如何炒作股票、炒幣、炒NFT的方式,原來阿湯哥都教我們了
原本每個人都不屑一顧、沒放在心上的東西
後來卻引起人們的眼球,最終每個人都願意追價,去嘗試得到這個看起來很酷的玩意
將其對應在集中市場上,就是少部分人刻意製造買氣、製造大家都很想要這個東西的樣子
以價格博取目光,接著在新聞上放出很有看頭、很火爆的消息
若在班上有人帶了一個新東西來
大家都在圍觀,看起來好像很有趣
於是這件事馬上有了價值(或者說價格)
可能是稀有、可能是好奇、可能是新鮮感
奢侈品、名牌包等非必要生活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這種特徵
這不僅是表面上的價格,而是真正被創造出來的價值
因為很明顯地,物品已經超出了市場原先普遍認為的客觀價格
並且在當下的每個人是發自內心的這樣子想、想要擁有這玩意或跟隨做某件事情
個體主觀認為的價值也跟著變化,所以不只是單純價格上的變動
(其實寫文章的時候一直反覆思考這裡用詞該是"價格"還是"價值"
因定義上來說,"價值"是個體主觀認為、"價格"是客觀市場量化而成的金額
但價格跟價值並非完全獨立的兩件事,彼此一定有連動關係相互影響
好比名畫、古董、收藏品原價一百萬元,若現在都以1元價格販賣出售
那麼在普遍個體主觀認定上,這價值是否在心中瞬間貶值了?
若原本10元店裡面的商品都以五百元販售,並換上全新的裝潢招牌,
是否覺得貨品瞬間高級了些?)
然而這被賦予的價值非常短暫,無法長久維持
可能因為新鮮感、市場熱潮的失去,隨著價格下跌而削減的很快
當被吸引進來的人沒信心、無法更好的發揮這玩意的功效
在市場資金抽離時,價值與價格就逐漸走向泡沫化
反之,善加運用就有辦法延續、甚至進一步推高其價值
(或者再演一齣更大的戲,讓現在的泡泡不至於爆掉,推遲泡沫的發生)
---
蘋果賈伯斯是位善於包裝、信心喊話的人
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將餅做成並讓市場接受
所以為什麼說悲觀心態的人也要懂得裝樂觀
因為樂觀積極的人容易成功,就像阿湯哥的態度成功吸引人進來,最終達成任務交付了
雖然現在熊市景氣不好,滿天飛的壞消息已經夠多了
雖然各國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要面對
但我相信世界的經濟會慢慢步上軌道,逐漸復甦
最壞的時刻已過,未來只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