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約會竟放屁
2022年4月21日 10:12
和老婆第一次約會,她放我鴿子,和另一個約會對象去跳傘了!後來看照片,對方還是個很漂亮的白人女生。
首先,我得澄清一下,當時的我也同時在試約17個女生,所以我對於她在同一個時間也在軟體上約其他女生無感。主要問題是,她是在臨見面前兩天爽約的,還是在我準備好了比基尼裝後,不和我見面!
-
大三,不知哪來的天真想法,覺得要是有女友,讀書肯定很有動力。
回想當時太天真,後來發現有女友後,讀書會不知不覺讀到床上去,身上的衣服還會莫名其妙的疊在床頭!
總之,秋冬學期,我都忙著體驗生(約)活(會)。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上網搜尋了”Best Lesbian Dating Apps in the US“。
身為鋼鐵彎女,當時的前提是:不會刷到任何男生、不會遇到太多詐騙,於是我下載了三個女同交友軟體。
(備註:加州人口還算多元,三個月滑了幾百個人看下來,大概有80%白人、15%亞洲人、5%拉丁裔或黑人。所以約到的有不同人種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很多不會講中文。)
那三個月,遇到了一些不錯的女生,當然也遇到了一堆怪人,想聽這些故事的話,留言說一聲,我以後可以寫。
-
不過今天想寫的是,我跟她的故事。
我叫「蔥油🥬」,她叫「餅兒🍪」。
我們當時在不同的大學讀書,相隔四十五分鐘車程,UBER過去不算遠。
看我們挺聊得來的就想約見面,看看她本人的廬山真面目,餅兒在交友軟上的照片,不是有點模糊,就是燈光很暗,亦或是側臉照,但看得出顏值不錯。
以下對話是我把幾年前的簡訊找出來,大致翻譯成中文。
(某週一)
我:你是T/P/H?
(備註:性別氣質是流動的,我現在應該算是P了。)
🍪她:P,但是我有時候穿搭像T。
我:我是H,穿男裝,通常跟P交往。要不要找一天見個面?
🍪她:好啊!
我:那這週五下午五點,我帶我的比基尼,我們可以在你公寓樓下的泳池游泳🏊♀️,之後去你附近有名的那家壽司店吃晚餐,你覺得呢?
🍪她:好啊,我週五可以。
我:太好了,你們那裡有淋浴間嗎?游完泳我想沖洗一下,我可以帶自己的浴巾。
🍪她:哈哈,有地方可以沖澡。
(那週三)
🍪她:有沒有辦法換時間?我朋友突然邀請我去road trip🚙。
(備註:Road trip就是開一台車出去玩,開到哪裡就玩到哪裡,很隨興放鬆的旅遊方式,通常事先不會做太多安排。)
我:那你什麼時候旅遊回來?我這週末都有些零星的雜事,但還是有空約,只是不能一整天。
🍪她:禮拜天可能可以,但還不確定,要不先訂禮拜天晚上?我很想跟你見面,抱歉臨時改時間。
我:那確定了再告訴我。
(那週五)
🍪她:抱歉,我週日確定要跟朋友去跳傘,所以那天不行。
我:好吧,謝謝你告訴我。
就這樣,第一次約會被取消了,我當時覺得可能她對我沒那麼有興趣,就算有,明明說好要見面她卻又不守承諾臨時取消約會,原則問題,我就不再主動聯絡她了。
反正當時還有很多女生要跟我出去約會,也不差她一個。當初朋友都叫我playgirl,現在已完全被她收服,成爲了專情的老(妻)婆(奴)。
(備註:真正約出來的有17位,因為太多了記不住所有人,身為理工女,選用了Excel表格紀錄每個人,那又是另一個奇葩故事了,有人好奇再寫。)
-
接下來忙著準備期末考,迎接為期三週的聖誕節🎄寒假,她回她的國家見親朋好友,我原本沒什麼計畫的。
但在寒假開始前的週五晚上,我跟一個少數民族的朋友John在他宿舍玩PS2,他的另外三個室友都回家過聖誕假期了。
John:你寒假沒事,要不要來我家鄉體驗我們族人的慶典文化?
我:訂旅館很貴誒,要玩幾天?
John:不用啦,你可以住我們家兩三個禮拜,我媽超好客的。
我:真的假的?這麼突然不會很麻煩嗎?話說我每天可以補貼你們一點房租或食物的錢。
John:好啊!我傳簡訊問問我媽……(十分鐘後)喔我媽回了,她說可以。
我:可不可以晚兩天出發?因為我週日有約。
John:不行,我幾個月前已經跟我媽說好明天晚上會到,她已經準備了很多食物也通知了很多親戚。
我:好吧,等等這好突然,你讓我今晚想想,寒假要不要去你家玩,我明早告訴你答案。
當晚我懶得搭半小時的車回我宿舍,尤其那附近有兩大幫派,在夜晚常常聽到槍聲🔫,於是我就在他房間打地鋪睡。
邊想著從南加州到北加州要開車八到十個小時,不知道我有沒有足夠衣服旅行。
隔天早上一醒來,我直接跟他說:「我決定好了,走吧,出發!」
同時,我傳了個簡訊給另一個約會對象Lucy,說隔天中午的公園野餐不能跟她去了,因為我要去北加旅遊兩三週。
之前覺得餅兒🍪不守承諾臨時取消約會,結果,我竟做出了一樣的事,主要因為這旅行太酷太難得了,不想錯過。
他回家的行李早就打包好了,開車載我到我的宿舍,我花了半小時打包行李,就下樓跟他一起輪流開車到北加州了。
那天堵車,因為大家寒假都要回家,我們晚上十點才到,不過當時覺得年輕就該熱血!
總之,跟朋友度過了一個很特別的寒假,體驗了很多新事物,瞭解了不同文化,覺得不虛此行。
-
開學後,我主動密餅兒🍪,因為我懂了,年輕就該把握住機會。
無論是跳傘還是深度的文化之旅,都是此生難得的體驗,這是一種敢於跳出自己舒適圈的勇敢。
她之後坦白,她看到我訊息有些驚喜,原以為惹我生氣了,她感情上又偏被動不敢主動約,也沒交過女友,只有跟幾個人出去約會過,連小手都沒牽過!
她當時說天氣冷所以我們沒有游泳,只有約在壽司店吃飯。
很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軟體上有貼比基尼照,她覺得我身材太好且是很開放的人,就打退堂鼓。
怕我第一次見面就對她色色,沒想到後來我們…😉(下集再說,先賣關子)
總之我再次邀約,這次成功見面了!
以下是當時的對話,這輩子差點錯過的緣分:
-
初次約會當天…
一進那中高價位的壽司店,左看右看,都是中老年的白人夫婦,我一眼就看到了背對著我的她。
我笑了一下,心想她肯定很緊張內向,我自信的走過去跟她打招呼,她手指捏了捏菜單,靦腆地笑著說嗨。
服務員介紹了各種菜,我們不知道對方口味,呆呆的都來了一盤,最後雙人桌上擺滿了餐盤。
真的很誇張,廚師還得把不同的餐點的壽司跟生魚片拼裝在一個大盤子裡,不然桌子根本放不下,看了就覺得壓力很大會吃不完。
她🍪:幾天前飛來美國,時差還沒調好,沒什麼胃口。
我:(我心裡吶喊…點菜的時候為什麼不說啊啊啊?!表面上我和顏悅色的說…)要不,吃不完的我們打包帶走?
她🍪:不用啦,我公寓冰箱都是我室友的食物,也裝不下。
我:好吧。
我不喜歡浪費食物,所以我硬著頭皮卯起來吃,最後有75%都是我吃的😒,而她是慢條斯理又優雅的吃著。
我忙著吃,所以話幾乎都是她在講,我仔細的聽著,覺得我們的人生觀很合,也聊得很愉快。
見面後發現她口語中文比英文好,我還以為英文是她的母語,因為她是新加坡人🇸🇬,那我們之前傳訊息大多用英文是在哈囉?
原來她媽媽是上海人、爸爸是祖先在福建的新加坡人,自己從小在新加坡長大。新加坡國家的正式語言是英文,主要人口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及歐亞混血人。於是她在家講中文或上海話,幼稚園開始上學都用英文,大學來美留學。
好多文化的背景,好有趣的人。
在一起後發現,她竟然寫過7部中文的GL小說,還有幾千位讀者,幾十位定期催更的粉絲,頓時對她多了分崇拜🤩
我們聊了好多,什麼都聊,完全沒有尷尬冷場。
聊得太嗨了,店員來關(催)心(促)我們說兩個小時的內用時間到了,我把最後一口的松露魚子醬鮭魚壽司塞進嘴裡,真的超級撐,簡直十二分飽了。
我說要不我付四分之三因為我吃超多,後來我們AA了200多美金的帳單。
還有點依依不捨,於是我們決定去她公寓用電腦看電影。
-
一進門,脫了鞋,客廳簡單的擺了一張灰色沙發、電視、跟黑色矮桌。
(備註:矮桌上有她室友當天晚上吃剩的便當還沒扔,各種湯汁還滴在桌上。難怪她不願意打包東西回來,後來偶然看到那冰箱被她室友弄得很噁心⋯我們在美國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室友感覺以後又能寫一篇。)
她住的是2B2B,她室友兼學校同學是一個中國單身直男,隔著牆都能聽到他大聲的在玩吃雞遊戲。
我倆都是純女同,毫不猶豫筆直的走進她房間。
一開門,淡淡的薰衣草香撲鼻而來,不仔細聞還不會發現,但我鼻子比較靈敏。
一眼望去,色調柔和溫馨的傢俱,一切都很乾淨整齊,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跟外面簡直天壤之別。
自然而然,我們找了Netflix一個浪漫的雷絲邊電影,坐在床上肩並肩一起看。
天啊,好近,我聞到了她淡淡的髮香,果然漂亮女生都是香的,她的手臂好軟好溫暖,怎麼辦,覺得自己好像變態…
電影情節裡,女主一跟女主二說了句很感人的話,好甜蜜。
我嘴角微揚,把頭輕輕靠上了她的肩膀,她順勢把頭靠在我頭上。
我聽得到我自己的心跳💓,咚咚咚的敲著我的耳膜,她看上去很淡定,後來她告訴我,當時她只是強裝鎮定,但內心可是波濤洶湧🌊。
我把我的右手蓋在了她的左手手背上,若有似無的十指相錯,但又沒真的扣住,她沒有把手抽走。
我們就維持這個姿勢直到片尾。
身體觸碰後的電影劇情走向,我們兩個完全沒有印象!甚至片名是什麼,我倆至今都想不起來🤣
因為當天發生了太多勁爆的事!
總之當時我的腦袋是一團漿糊,臉頰發燙,心跳很快,我聽得出我倆都在努力抑制不穩的呼吸,有點好笑又有點害羞。
這就是心動吧?
要是時間在此靜止該有多好…?突然…
ㄅㄨㄨㄨㄨㄨㄨㄨˊ~
很響的一個屁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聲音還持續了2.5秒,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對吧?
錯!
那味道簡直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我倆瞬間分開,驚恐的看著對方!
(備註:潔癖的餅兒🍪後來跟我說,她當時內心OS:不!我的蠶絲被!可以燒了!)
救命啊,我吃太多壽司了,好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你以為今晚就這樣結束了嗎?
並沒有,接下來發生的事可精彩了…
-
附上我倆當時初次見面的軟體照,這是四年多前截的圖,在一起後當然就沒再用了。
我的內容比較多,用一堆貼紙遮住了以防被認出來,當時我比較熱衷玩交友軟體,希望能快速交到很棒的女友,所以一次跟很多人聊天,挺用心經營的:
John帶我體驗的冬季慶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