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 2018 復旦中文考研試題和一點心得【新增705歷年真題整理】
大家好,我是這兩天(4/14-15)參加中國大陸研究所面向港澳台聯招的考生,報考的是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網上報名時,只能填報一校一系一專業,如果該專業有細分不同研究方向的話,也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喔)。有鑑於網路上幾乎遍尋不著歷年有關港澳台招生的考古題,而文科考研的資訊也相對較少,所以想把今年的考題提供給未來欲報考同專業或應考相同科目的同學作為參考。基本上,港澳台的考科是「一門外語」加上「兩門專業科目」,各科測驗時間均為3小時,第一天上下午(09:00-12:00,14:30-17:30)分別考外語和專業課一、第二天上午考專業課二;尤其第一天的考試,對於體力和腦力可說是場硬仗。此外,就算是相同科目代碼的考科,也是各校自行命題的,不是大家都寫同一份考題。以下就我的考科201、705和807各別略作說明。
【外語:201英語一(滿分100)】
題型:字彙測驗40題,佔20分;閱讀測驗四篇20題,佔40分;克漏字一篇20題,佔10分;短文中翻英一篇(約250字),佔15分;作文一題,要求至少180字,佔15分。
字彙測驗:難度很高,單字量務必充足充足充足(有些題目甚至我沒一個選項看得懂,差點淚灑考場)
閱讀測驗:難度與學測相近,但篇幅超過學測和指考許多(按:部分題目幾乎是複製原文的語句變成問題和選項的,可以很快就找到答案,小傻眼XD)
克漏字:難易適中,與學測難度相近,文法題偏多
翻譯內容:見下。(來源:「華僑港澳台聯招考試」微信公眾號)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發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些開拓者們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曾經是“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卻成了衝突動蕩和危機挑戰的代名詞。這種現狀不能再持續下去。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這段輝煌的歷史表明,無論相隔多遠,只要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作文題目:Can human beings survive without imagination?(無寫作引導)
(註:外語考科是各校自主命題。另外,以上對於難度的說明,是我個人的主觀判斷,只是想給大家一個參考而已😂)
【專業課一:705文學語言綜合知識(滿分150)】
一、名詞解釋6題,佔60分:
1.《爾雅》(內地生2016、2017年的807考題皆出現過)
2.趙元任
3.詩言志(內地生2015年的705考題也有這題)
4.意境
5.《郡齋讀書志》
6.《圍城》(內地生2009年的705考題其中一道申論題即「簡述《圍城》」,這次出成名詞解釋)
二、申論5選3,佔90分:
1.請簡述結構主義語言學有哪些主要流派。
2.你如何認知六書中的「假借」?(復旦非常、非常、非常喜歡考六書和《說文解字》相關概念,不論是名詞解釋或是申論)
3.請說明「唐宋古文運動」。(復旦近三年來中國文學史的申論題考點都落在唐宋時期)
4.請以巴金的一部作品為例,說明他的創作特色。(內地生2018年的705申論題之一,也考了巴金在文革後的創作)
5.請以具體作品為例,說明「隱含作者」(implied author)如何對小說語言產生控制。(「隱含作者」在內地生2018年的705考題中,被出成名詞解釋)
【專業課二:807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基礎(滿分150)】
一、名詞解釋(10題,佔45分)
1.主謂謂語
2.介音
3.調值
4.向心結構
5.基本詞彙(內地生2017的807考題裡,其中一道申論題是考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的劃分)
6.六書(內地生2015、2018的705考題都曾出現相同的名詞解釋題)
7.三十六字母
8.通假
9.《說文解字》
10.意動用法
二、回答問題(佔45分)
1.舉例說明連動結構和兼語結構的異同。
2.請說明普通話動詞後綴「了」(aspect)(如「吃了飯」中的「了」)與英語動詞過去式(past tense)有何異同。
3.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如何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內地生2008年的705考題中,曾出過「如何推求詞的本義」這道簡答題)
三、解決問題(佔60分)
1.分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各字拼音的音節結構(CMVET)、調值、四呼。(填表)
2.將如下這段文字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題目:《韓非子·內儲說下》「魏王遺荊王美人,……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這段。(淚謝《羋月傳》🤣)
以上為這次考試的題目,都是以繁體字出題。雖然網路上有些人會說港澳台的考題很簡單、很容易考上之類的,但這次考下來,個人覺得就復旦中文的專業科目而言,並沒有所謂「比內地生考題簡單」這回事,頂多是題數略微不同而已,題型基本一致,所以真的要好好準備(淚)。另外,參考並練習所報考校系的內地生考題也是有其必要性的,可善用百度、微信考研相關公眾號(搜尋「考研」就會出現很多資訊)、淘寶、夏潮聯合會、該系所學長姐等管道取得,畢竟他們的考試比我們早了將近四個月,而且有些題目也會重複出現,所以要好好把握歷年真題,至少可以知曉考試的題型和出題方向。如下是我自己對「705文學語言綜合知識」這科的歷年內地生真題的分類整理,希望在Dcard的首po希望能幫到一點小忙,謝謝各位!
……………………………………我是分隔線………………………………………
●復旦 705 歷年「名詞解釋」真題整理(2007-2018)
一、中國古代文學
2007:文體論
2008:四始六義、神話思維、前後七子
2009:臨川四夢
2010:永明聲律、性靈說、「六觀」說、大音希聲
2011:《七略》與四庫、脂批、建安風骨、變文
2012:南戲、西崑體
2013:前四史、以史證詩
2014:以意逆志、相和歌、義理考據詞章
2015:詩言志、神魔小說
2016:神話、元雜劇、以意逆志
2017:楚辭、《雲謠集雜曲子》
2018:吳聲西曲、三言二拍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
2007-2010:無
2011:〈文學改良芻議〉
2012-2014:無
2015:〈摩羅詩力說〉、茶館體戲劇
2016:文學改良八事、潛在寫作
2017:《紅樓夢評論》、〈文學革命論〉、《現代》期刊
2018:創造社、《蝕》三部曲
三、外國文學及文論
2007:唯美主義
2008:自然主義、《美狄亞》、陌生化
2009:《詩學》、《源氏物語》、表現主義
2010:審美反應、莎士比亞化、《新批評》、象徵主義
2011:無
2012:席勒化、原始意象、古典主義、實用批評、長河小說
2013:古典主義、狂飆突進運動、意圖謬誤
2014:元批評、布龍菲爾德、拉伯雷、《湯姆‧瓊斯》
2015:古希臘悲劇、《百年孤獨》、敘事學
2016:風格即人、意識流
2017:成長小說、垮掉的一代
2018:古希臘悲劇、浪漫主義、隱含作者
四、古代漢語
2007:無
2008:《語助》、十八韻、商代文字
2009:《廣韻》
2010:反切
2011:《馬氏文通》、平仄
2012:無
2013:《康熙字典》
2014:探下省
2015:六書
2016:無
2017:無
2018:六書
五、現代漢語及中外語言學重要理論和人物
2007:索緒爾、偏義複詞
2008:互補分布
2009:轉換生成語法、能指
2010:語言變體
2011:音位、結構主義、義素
2012:高本漢、深層結構
2013:四呼、語義單位、普通唯理語法
2014:漢字標準化、音位變體
2015:漢語拼音方案、文化語言學
2016:音位變體、語義場、歷史比較語言學
2017:邏各斯中心主義、音位、漢藏語系
2018:比較語法學、陳望道
●復旦 705 歷年「填充題及簡答題」真題整理(2007-2018)
一、中國古代文學
2007:(1)先秦諸子,儒、道、名、法四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2)詩經的三個體裁為何?頌分為哪三類?
(3)我國現存第一部詞集_____,李後主的名字_____
(4)按年代先後排序:楊萬里、孟軻、陳與義、趙師秀、屈平、王勃、宋濂、關漢卿。
2008:(1)《文選》編者的朝代_____、姓名_____、《文選‧序》中稱其編選的體例為「事出於_____,義歸乎_____。」
(2)《西廂記》故事的流變源於唐代_____的傳奇_____,董西廂是_____代董解元改編而成的_____,王西廂指_____代王實甫的《_____西廂記》
2009:按年代先後排序:袁宗道、袁枚、袁中道、謝靈運、謝朓、顏延之、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袁宏道。
2010:按年代先後排序:王世貞、王士禎、王粲、王勃、王維、王績、王通、王陽明、王實甫、王安石。
2011:談談「外師造化中得心緣」的美學特徵。
2012:無
2013:(1)樂府詩「清商三調」是指?
(2)歐陽修諡號_____,王安石諡號_____,蘇軾諡號_____,朱熹諡號_____。
(3)古代第一部文人詞集_____,李後主名_____、字_____。
2014-2018:無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
2007:(1)馮至20年代的代表詩歌?40年代的代表作?
艾青30年代的代表作?
(2)王蒙的「四個季節」是哪四本書?
2008-2010:無
2011:簡述張愛玲50年代後的文學活動。
2012:無
2013:(1)王國維所著《_____》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論,受德國哲學家_____的影響甚深。
(2)魯迅的兩部文言論文是〈_____〉、〈_____〉,《吶喊》自序中記載,他早年曾與周作人合作刊物《_____》,失敗的痛苦像_____纏繞著他。
(3)寫出王安憶80年代、90年代、新世紀的長篇小說各一部。
2014-2018:無
三、外國文學及文論
2007-2010:無
2011:簡述存在主義的主要特徵。
2012-2018:無
四、古代漢語
2007:何謂「四體二用」?
2008:如何推求詞的本義?
2009-2010:無
2011:簡述成語的來源。
2012-2018:無
五、現代漢語及中外語言學重要理論和人物
2007:為什麼說語言是符號系統?
2008:現代漢語中,外來語的種類有哪些?
2009-2010:無
2011:簡述語境之要素。
2012-2018:無
●復旦 705 歷年「申論題」真題整理(2007-2018)
一、中國古代文學
2007:無
2008:論《離騷》在藝術構思上的特點。
2009:簡述《三國演義》故事形成的歷史過程,並說明古代演義小說的特點。
2010:簡述杜甫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2011:論中國古代詩、詞、曲與音樂之關係。
2012:論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演變。
2013:(1)論駢文的發展及其體制特點。
(2)論神話的認識價值與審美價值。
2014:概述駢文的發展階段和體制特點。
2015:論駢文的體制和發展演變。
2016:概述中國古代的「唐宋詩之爭」。
2017:論玄奘取經演化為《西遊記》的成書過程。
2018:舉例說明唐傳奇對明清戲曲和小說的影響。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
2007:簡述五四時期周作人的文學思想。
2008:(1)論述太陽社、創造社對魯迅的攻擊,及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
(2)論述胡風在40年代的文藝理論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觀點差異。
2009:(1)簡述《圍城》。
(2)試述史鐵生的創作歷程。
2010:(1)試述魯迅和周作人在其雜文、小品中,對中國歷史的個性化表述之異同。
(2)簡述80年代中期以後的鄉土文學和都市文學的變遷。
2011:論胡風40年代的文藝理論觀。
2012:(1)簡述丁玲20-40年代的文學創作的轉變。
(2)論新時期作家的「文革敘述」。
2013:論80、90年代作家對中國現代史的影響。
2014:(1)簡述目前文革文學的基本認識。
(2)簡述魯迅小說的主要特點。
2015:論抗戰時期之後,現代派詩歌的變化。
2016:概述沈從文的文學特色及影響。
2017:怎麼理解「五四」新文學的先鋒性及80年代先鋒小說的先鋒性?
2018:簡述巴金在文革後的創作。
三、外國文學及文論
2007:(1)論述托爾斯泰小說的藝術風格。
(2)現在流行文學「消亡論」,請據你的觀察,舉例論述你的看法。
2008:論日本新感覺派文學的特點。
2009:(1)簡述但丁《神曲》的基本內容。
(2)你如何看待「文學」和「文學性」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2010:(1)例舉俄國形式主義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著作,試述其核心理論主張。
(2)以薩特或卡繆的作品為例,說明存在主義的哲理思想。
2011:(1)結合具體作品,論述托爾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二人小說的異同。
(2)試區別「文學功能」和「文學快感」。
2012:(1)簡述《堂‧吉軻德》的性格特徵。
(2)論文學的演變及其內涵。
2013:論巴爾札克《人間喜劇》的內部結構。
2014:(1)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經歷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特點為何?
(2)以具體作品為例,簡述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
2015:(1)根據奧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分析18、19世紀英國文學女性形象的變化。
(2)有人說離開文學理論,建立起具有科學性的文學研究是不可能的,你怎麼看?
2016:(1)以具體作品為例,試論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的文學特徵。
(2)如何理解民族文學和全球文學的關係?
2017:(1)論述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藝術模仿說的異同。
(2)從薩特的小說和戲劇,以人的存在為基礎,談談情緒的作用。
2018:(1)結合具體作品,論述西方文學史上的女性形象特徵。
(2)結構主義敘事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請簡述其基本理論特徵。
四、古代漢語
2007-2008:無
2009:簡述漢代語言學的成就,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2010:「古今字」的產生有哪幾種情況?
2011:無
2012:論漢字的形體演變。
2013:論「古今字」和「異體字」的異同。
2014-2015:無
2016:論述傳統「小學」轉變為語言文字學的重大意義。
2017-2018:無
五、現代漢語及中外語言學重要理論和人物
2007:無
2008:論漢語句子的功能分析法。
2009:(1)簡析結構主義批評的基本理論主張。
(2)請舉例說明音位與音位變體的關係如何。
2010:試述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的歷史地位,及其對現代語言學產生影響的理論。
2011:無
2012:漢語有哪些特點?
2013:論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本質區別。
2014:(1)論詞義引申發展的內因和外因。
(2)就不同語文的文字而言,有的文字系統為記錄而發明,有的是由圖畫符號演化而來,請說明這兩類文字的不同。
2015:論漢藏語的分類及其相互之異同。
2016:無
2017:論述漢語各詞類的主要語法作用。
2018:音位是什麼?劃分音位的主要依據有哪些?音位理論的實用價值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