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智社_颱風的爸媽是誰?是誰幫颱風取名?
2018年7月14日 21:31
沒話題的時候?學英國人來聊聊天氣吧😉
前陣子瑪麗亞颱風讓雙北大亂,話說大家有沒有在意過颱風的名稱呢?
我以前實在很好奇,而且有些颱風名稱似乎似曾相似,難不成颱風還會再生嗎😨
1️⃣、為什麼要替颱風取名字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想像一下。
有一天上帝生了幾個調皮搗蛋的多胞胎孩子,
這些孩子很愛亂鑽亂跑,
上帝要抓他們來打屁股的時候因為孩子長得太像有時會搞錯,
甚至一次有三個小孩要排隊打屁股,
所以要替他們每個都取名,
這樣比較好辨識啦👩🏫
套在實際上來說就是,有時海洋上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所以要用編號或名稱比較不容易搞混。
那奇怪,就用編號標記就好了,為什麼要取像人一樣的名字呢??
2️⃣、颱風的名字是誰取的
這個習慣最一開始是來自於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
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後來中國跟日本也會各自替每個颱風編號管理,
但畢竟颱風的影響不會只限於單一國家,
為了避免混亂,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訂。
這個颱風委員會可能沒多少人聽過,
也是,因為每年與颱風共生共存的台灣沒有加入(什麼鬼!原因等等說🤦)
重點來了,這個委員會共有14個委員國,颱風命名的方式為:
「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
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有些颱風的名字似曾相似,因為他們又排到隊了啦!
好,來說說為什麼台灣沒有在委員會裡面,
其實原因很簡單,相信大家心裡都有答案了,
因為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被踢出聯合國)。
且我們沒有用台灣還是中華民國還是台澎金馬啥啥啥的名義加入世界氣象組織,
也就不能參與其中的委員會了,
也許改天用中華台北試試可以進入也不一定呢🤗🤗🤗
⭕題外話
這個颱風委員會的成員國有: 中國、香港、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越南、北韓、新加坡、柬埔寨,還有美國。
嗯??美國?連這個都有你!
好啦應該是因為關島的關係,
不過想到伴隨颱風成長的台灣人連颱風名字都沒資格取(其實要取也可以只是別人不會理我們),就有點阿雜啊😕
好的本次一日雜智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本集資訊主要來自維基百科
-
我是阿雜
喜歡各種小知識大知識
如果你也喜歡每天獲取各種不同資訊的驚喜感歡迎追蹤我~你們的觀看是我發文的動力
另外
我的文章並非全部內容都是自己創作
部分文字複製於報導或是百科
我的角色比較像是資訊整理者
若文中有疏漏
歡迎各位發表意見討論喔!
這種時候最能吸收新知了
#一人雜智社
#一日雜智
#第2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