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檢 #小教 110 新制教檢準備 分享 (錯題筆記分享)

0403更新 因為畢業了一年,學校的雲端被暫停使用,所以換了一個連結分享筆記哦! - 考完一週了,在考試前有發願 如果考試順利,要發文分享給需要的人 因此趁著空檔來分享這次教檢的準備過程 如果有順利通過, 會再發一篇考場上的答題策略和考試心得~ 8/24更新 附上熱騰騰的成績單
megapx
8/24 還願分享-2 #教檢 110新制教檢答題策略分享
問答題分享-3 #教檢 #新制 問答題一答題策略分享
—————本文開始—————— 💡背景:國立大學教育相關科系, 大二開始修教程,修課期間還算認真 💡教檢選擇:222 / 252 (如果畫卡都畫對的話🥲, 手寫部分 時間超趕寫的有點糟😭) 💡個人特質:不喜歡一直看書, 喜歡寫題目,喜歡有效率的讀書方式 書太厚有時會很沒耐心。 ———————————————————— 💡書單💡 1. 97-109各科歷屆考古題 重要程度:⭐️⭐️⭐️⭐️⭐️ 至少做三遍以上,熟讀考古題, 搞懂每個選項,自己做一份錯題筆記 不僅把錯題放進去, 不確定或是不懂的選項, 也要一起放進去,再瘋狂補充重點, 我覺得是最有效率的讀書方式, 也是進步比較快的。 有時間可以做到94年。 2.戴帥-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 重要程度:⭐️⭐️⭐️ 重點搭配題目的排版,非常棒, 可以馬上檢測自己的觀念, 但有許多題目的觀念是沒有在前面的重點整理 因此還需要自己去找資料補充。 3.何薇玲-兒童發展與輔導 重要程度:⭐️⭐️⭐️ 滿好上手的書籍, 每個章節後面也有題目, 可以測驗自己的觀念。 4.法規、12年國教總綱 重要程度:⭐️⭐️⭐️⭐️⭐️ 年年考,超級重要,能背就盡量背, 利用考前1週瘋狂背,善用口訣。 5. 國小教師檢定數學能力測驗通關寶典 重要程度:⭐️⭐️⭐️ 很適合拿來複習數學基本觀念, 在準備前期用來抓回數學手感, 我覺得還不錯。 6.發展心理學 上/下 重要程度:⭐️⭐️⭐️⭐️ 之前系上修課時,有認真念過一遍, 因此準備教檢時, 只把重點章節複習過而已。 書中的內容我覺得很清楚好懂, 缺點就是書很厚,要有耐心分批念完 以上六點我只認真唸完歷屆、課綱和發展心理學, 其他幾本是挑自己不擅長的章節看, 因為歷屆筆記花太多時間了, 加上自己很沒有耐心一頁頁讀完😂。 其他: 我有個壞習慣,就是壓力大的時候, 會很想買書, 填補自己沒唸書的罪惡感, 因此,以下書是參考用: 1.陳嘉揚教育概論 只唸了上冊的教社和教哲, 後來發現太細了,而且就算有做筆記 也很常念過就忘,唸書效率不高, 不太適合我, 之後就擺在旁邊當參考用書 2.教綜筆記 陳嘉揚教育概論的精華版, 有念過書再來念筆記,會比較看得懂, 如果沒有底子, 建議先做考古題或看專書。 3.素養導向 國小類教師檢定教育專業科目全真模擬試題、 國小類教師檢定數學能力測驗全真模擬試題 這兩本是宣布延期時, 下單買的電子書,想說可以多練題目 但我只寫了一回,就放生了, 因為題目和答案沒有分開, 我覺得做題非常不方便, 但題目內容還不錯, 有時間可以練練手感。 —————————————————— 💡讀書規劃💡 教檢我把考古題當成重心, 因為感覺不會考的太偏離考古題, 抱持著一定都是會考 曾經考過的觀念, 如果真的考新東西,也認命了🥲 但考古題做完, 真的會發現都是差不多的觀念一直重複! 做考古題時,我會一邊紀錄每次的錯題題數和在筆記上寫上錯題題號, 以追蹤自己的進步情形, 一開始真的會很挫折, 但漸漸的會發現自己好像進步了。 如果沒時間唸書,記得至少考古題念熟!!!
megapx
—————————————————— 💡準備階段💡 詳細分為六階段, 因為還經歷了集中實習、宣布延期...等因素,所以心態上和準備方式, 也跟著大起大落。 首先先說明這種讀書方式, 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 因此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即可, 也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幫助 一、暖身期(去年9月~今年1月) 因為大四還有課,因此這段期間, 只做5年考古題,沒有詳細訂正, 大概知道出題方向, 有時寫一點數學、國文, 複習完發展心理學。 二、寒假(今年1月~2月) 讀戴帥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課程部分, 做了5年考古題詳細筆記 三、集中實習(3月~4月) 集中實習太忙錄, 因此這段期間只寫阿摩歷屆試題, 保持手感 四、衝刺期(4月中~5月底) 寫97-109考古題, 並完成所有歷屆的詳細筆記, 做完之後, 印出來並詳細讀一次並開始寫第二次歷屆。 五、延期放鬆期(5月底~6月中) 因為一下多了40多天, 因此自己放了15~20天的假(佛系考生?) 有時寫寫阿摩或做96-94的歷屆 六、逐步上升期(6月中~考試) 1.把歷屆筆記拿出來再次詳讀一次, 把常錯不懂的觀念, 翻專書盡量搞懂 (如果真的還是不懂,就放過自己吧😂, 多念點其他的書來補) 、寫第3、4次~無限次歷屆 2.跟同學每天約固定時間, 一起檢討手寫、寫國文試題, 為什麼要和同學約呢? (1位即可,太多容易聊到忘我) 因為我發現我對於寫國文非常沒有耐心, 很常不想看題目直接猜, 有時也覺得浪費時間, 因此找個同學一起寫, 一個小時要寫+檢討2回國文, 順便聊聊天抒發心情, 感覺非常充實哈哈。 手寫的部分是,考前一個月, 每天至少練1-2年的歷屆大概(4-8題), 維持手感、討論排版, 最後我們共寫了101-109所有科目 (除了國文)的手寫,和作文3篇。 3.模擬考 在考前兩週各安排一天,照著流程跑一次, 模擬考試當天的情境 (吹冷氣、戴口罩、畫卡...) 盡量跟考試當天一樣, 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例如:我在模擬考時才發現國文考100分鐘而已,我一直以為是120分鐘,難怪之前每次作文都寫得很悠哉😂😂 ❗️考前一週,考古題、法規、課綱重複翻閱、背誦,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題目, 只會讓自己愈來愈緊張, 這個時候就好好保持 最佳狀態~ ———————————————————— 💡各科準備💡 ✔️國文 (國文錯了6題😭,大家參考就好) 歷屆+阿摩刷題,保持語感, 覺得不夠也可以寫學測或會考考題。 ✔️學習者發展與輔導 ✔️課程設計與評量 ✔️教育理念與實務 這三科真的歷屆超級無敵重要! 歷屆+詳細筆記+專書/阿摩補充重點 接下來就是瘋狂刷題,多做阿摩的題目, 在題目中檢視自己的觀念。 ✔️數學 1.普通數學 可以通關寶典抓回一些數學觀念, 也可以直接寫歷屆, 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困難! 只是解題反應速度要快,不然會寫不完🥲 2.教材教法 因為疫情的關係,出版社有電子書, 可以翻閱電子書, 了解一下各年級的教材教法或看通關寶典, 其實我覺得最快的方式, 是多接國小數學家教或課輔, 在教學中, 會比較了解各年級的數學教材及教法, 在考場上也比較有線索去回想~ ———————————————————— 💡懶人包💡 ➡️五年考古題 ➡️五年詳細筆記 (翻專書或阿摩補充相關概念) ➡️十年考古題+詳細筆記 ➡️仔細詳讀筆記 ➡️瘋狂做題(歷屆至少3遍以上) 準備教檢可以先做五年的考古題, 摸透考題的出題方向, 把每年的的考題做成筆記, 然後把每個選項搞懂 (不論是翻專書或阿摩) 你會發現,每年都有些重複的觀念, 因此考古題真的超級無敵重要! ❗️如果沒時間唸書, 至少把考古題做到看到題目就能知道答案並且知道選擇它的理由。 ———————————————————— 💡教檢筆記分享💡 分享我自己做的歷屆筆記, 97~106筆記比較完整, 幾乎每題都有說明 後面幾年因為太累了, 就只做自己比較不熟悉的觀念, 國文106~108-2沒有電子檔, 我一開始用手寫的,發現效率太慢, 所以改成用電腦做電子檔😂 分享給大家 都是從阿摩或網路上找的資料 詳讀時有發現題號有些有打錯 大家念的時候可以再自己改 內容上的話,僅供參考, 因為我自己讀的時候也發現某些部分有點怪, 阿摩的解答有時候是錯的😂 所以,真的不懂的話, 記得去翻書或再上網確認!
希望教檢的分享有幫助到需要的人, 如果關於教檢準備有想問的問題, 可以盡量問,我會盡己所能回答~ 面對考試有時一定很焦慮, 讓我們用行動化解焦慮! 希望大家都能一起順利通過!
愛心
202
留言 17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