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

#教育 淺談:教育這層面的感想

就剛好看到以前安親班老師他分享的一張圖片⬇️
megapx
(大概就是家長怪老師不會教) (導致自己的小孩沒能考進班上前三) 補習/安親班,兩種還是有區分的好嗎(*¯︶¯*) 但現在其實補習班&安親班都已經結合在一塊了。 教補複習課程課業需要「補習班」 家長上班問題無法顧及孩子的時候才需要「安親班」 補教界其實都已經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了 但難道孩子一定要考滿分💯 補習班才是好的補習班嗎? 來分析一下^_^ 1.「家長質疑老師能力」 首先補習班在徵師資的時候,都會確認工作能力與學歷教育,若沒有一定相關的輔系學科經歷,通常都無法教「國文、英文、數學、社會」等相關課程。 如果真的不會教基本上是不會被安排上課的, 補習班不會拿不好的師資來砸自己的招牌。 2.「站在生病的角度去看補教」 這是一個假設比喻⬇️ 你今天小孩生病了,你要讓他去看醫生, 因為看醫生身體才會好,那去看了醫生。 👨‍⚕️:小朋友哪裡不舒服呢? 👦🏻:肚子痛、頭痛 👨‍⚕️:來量體溫,你這是腸胃炎喔! 不能吃過於辛辣、寒冷的食物喔! 👦🏻:好(還有話放心裡) 但小孩其實還有不舒服的地方,沒有跟醫生說 結果導致腸胃炎好了,換別的地方開始不舒服 然後父母在那邊責怪醫生沒看診完全…………? 如果沒看診的話,小孩的腸胃炎怎麼吃藥好起來的 小孩身體還有什麼不舒服的 要懂得自己告知醫生 而不是事後怪說醫生沒有醫好自己的小孩 (但醫生的確治好了小孩的腸胃炎) 補習上課也是一樣的啊! 聽不懂問題、課程,那就下課去問老師or舉手發問 玉不琢不成器,教不嚴師之惰 不會有老師是不希望學生可以有一個好的將來啦! 選擇「老師」這份工作 也代表著老師們要對自己的這個身分負起責任。 教育不單單只是功課上,品行的教育也是一項重責! 那些功課好的學生,性格如果有了缺失, 未來出社會也只是增添國家社會的負擔。 (再嚴重點的就是丟家長您的臉) (再讓您背負失敗父母的稱號而已) 功課好、考前三不代表孩子的將來, 名次或許可以讓你去炫耀自家的孩子多厲害, 但這些也只是「一時的」😉。 上了國中、高中、大學,甚至邁入社會階段。 不會有人在意你過去是不是/有沒有班上前三名, 也不會有人因為你曾經班上前三名而給你特殊福利。 到出社會工作後「品行、想法、行動力、人際」 這四個東西比起家長在乎的前三名還要實用很多。 功課學業,不一定要最好,過得去就好~ 但品德操守一定要有,至少不會對不起自己或他人。 全天下的補教業辛苦了💦,我想說的就這樣子。 如果還有遇到那種「直昇機家長、暴龍家長」 可以分享這篇文章給他們看,希望他們早日醒悟🙂 By私校念6年,補習班也補6年的學生👨‍🎓
愛心嗚嗚
54
留言 9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