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

#教檢 教檢準備方法分享(文超長)

首先先附上通過的成績單🎉🎉🎉 雖然73分沒有很高,但是通過了還是很開心~在考試前有去廟裡拜拜,也答應說考過要來發文分享讀書跟準備考試的方法,才有了這一篇文章,我自己準備的時間大概是半年,一邊代理一邊準備考試。
megapx
先大致的來看我準備的時間,我從12底開始看書,然後看書跟看影片一直到3月中,3月中到4月底看歷屆試題跟統整的書,最後一個月則是衝刺歷屆試題、申論題還有繼續看統整的書,雖然是考過了,但是我自己是覺得這樣的準備還可以有改進的地方。
megapx
其實準備教檢的方式也很多種,我的方式你可以參考看看,不一定要一樣或照做,再附上我準備教檢有用到的內容如下(因為不是推薦課程,所以有花錢的部分都稱某某某): 👉某老師的課本+影片 👉某教育學博士的自編筆記 👉歷屆試題100-110年 👉Sharon筆記 👉阿摩線上測驗 👉教檢教甄題庫app ---------------------------------------------------------------------------------------------------------------------------------------------------------- 💡我的準備方法💡 👉12月底-3月中 這段時間我就是全力的看我的線上課程影片,有時間才會去細讀他的課本,因為影片一部至少要1個小時以上,全部總共有100多部,有些教甄才會用到的部分我會跳過,所以我覺得我能看完已經是奇蹟了,而且我還邊看影片邊作筆記,另外他也會畫課本的重點,所以看完一部至少也要花我2個小時的時間,根本沒辦法一天之內看很多部,所以到後期我都是轉1.5倍速在看,然後再暫停寫筆記,看影片的時間通常都是在吃完晚餐之後到睡前,有時候吃完晚餐看影片會想睡覺,我也會趴下去睡個30分鐘左右再起來看,有時候真的太累或偷懶也會沒看,不過後果就是看完影片的時間會延後......,後期轉1.5倍速之後速度有變快大概可以一天看2-3部影片。 我會在我的記事本上面規劃看影片的時間,在月記事寫上影片的數量,看完就圈起來,讓我可以清楚掌握我什麼時候可以完成,週記事就寫上我看了哪些,所以可以調配,譬如這個月我是規劃每天看2部,但是我可能今天看1部,明天看3部,這也能順便當成是一個紀錄,然後我還會做一張表格寫上觀看的日期,表格是讓我知道我看了哪些,還有哪些沒看,因為我不是照著順序看課程的,我是從影片比較少的,還有比較重要的科目開始看。 最後我的影片有看完,因為影片是他課本的重點,所以我想說至少看完影片,但課本沒看完,課本有3大本都超級厚,內容也都很細節根本看不完,課本我就是挑重點看,到後期我就看他附的口袋書。
megapx
megapx
megapx
👉3月中-4月底 看完影片後也到3月中了,這段時間我主要是寫歷屆試題+看統整的書+筆記為主,課本是我看統整的書或筆記發現還有不懂之後會去翻來看的,寫歷屆試題的話我是從110年倒回去寫,盡量從比較新的年份開始往後寫,因為你不曉得你到底能不能寫得完全部的考題,而且越新的考題越接近考試會考的方向,從100年到110年總共有11份,又有4科,所以總共是有44份考卷要在一個半月裡寫完,其實有點難度拉,不過我這時候都先跳過申論題的部分(有點後悔,應該早點準備申論),我都是把歷屆試題印出來,然後另外拿紙張寫答案,這樣試題本就能重複使用,也可以準備可以分隔的資料夾,我會把試題放裡面,好整理而且容量蠻大的,我的印象中我好像沒有全部寫完,剩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我改用app做答的方式比較快(後面會提到),我記得我國文只寫了3年,然後我還拿110年試題給我同事跟男朋友一起寫,看看大家最後錯幾題,我錯好像3題,我同事很厲害有錯到2題的,然後我男朋友錯9題哈哈哈,這也算是在準備考試中有趣的部份,然後我寫100年跟99年的試題,分別錯7跟9題,所以我發現110年國文的趨勢有變得比較簡單,這也是為什麼會說要從越接近的年份倒回去寫,我就寫了3回國文歷屆試題就沒有在準備國文了,然後今年111年的考題變成全部都是閱讀測驗,好像有吃香一點點,選擇只錯2題哈哈。
megapx
megapx
megapx
👉5月-考試前一天 這一整個月份我主要是寫申論題跟看統整的書為主然後題庫app為輔,剛好買線上課程可以寫手寫題寄去給老師改,我總共寄了2次,第一次隨便拿活頁紙寫,格式也亂七八糟就寄去了,沒想到老師改完立馬傳賴跟我說我寫的格式一團糟,問我有沒有認真看影片,總之就是非常生氣哈哈,然後我又問老師問題,我問他說我寫一份申論題就要花1-2個小時,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結果他又很生氣地回我說我沒有把他的課本看5遍🤣,然後第2次寄去我就上網印出答案卷把上次寫過的重新寫一遍再加上新寫的再寄出,這次就比較好了,最後一次寄出好像是考試前1個星期,超級趕,然後又被念太晚寫了,不過我馬上指出他上次改錯的答案,還很認真地翻課本拍給他看,他原本很生氣,瞬間態度立馬變和善🤣,所以良心建議,不管你有沒有跟我一樣買課程,都要提早準備申論題,然後要記得印答案卷出來寫在上面,這樣你可以先知道大概會寫到哪裡,會不會太少或超過、字要多大還有排版要怎麼排,字也盡量寫到背面的一半,我很慶幸我有印出來寫,考試時才不會太過於緊張。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統整的書裡面有很多可以寫成申論題的答案,所以在最後準備的時候我會看,申論題的答案我也會上網找我可以理解,比較好記起來的方式或者換句話說,像是某年試題說到要寫出CIPP的課程評鑑模式或者遇到不懂的名詞學派要解釋都是一樣方式,記住關鍵字再用自己的語句做延伸,雖然說可能不會很高分,但至少會有基本分數。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推薦Sharon的筆記,我自己也有下載電子版的,但是我只看他整理人名的部分。
megapx
megapx
megapx
還有最後的題庫app(紅線框起來的,叫教檢教甄題庫),我覺得很棒,很適合分享給大家,免費下載應該可以直接推薦,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有手機都可以作答,而且還可以選擇年份、科目甚至是隨機做答,而且每一題作答完就會跟你說答案,你可以立馬知道對錯,然後重點是可以直接連到阿摩找答案,立即為你解答你為什麼錯,真的很棒,然後每題有3顆星星,你答對的話就累積1顆,如果試題重複抽到你就會知道,如果答錯的話星星會歸零重新計算,上面的趴數也是有算星星在內的,譬如教育理念與實務110年只有73%,就是說我沒有拿到全部的星星,我每題都有做過,但是沒有每題都拿3顆星這樣,但是你可能會問為甚麼不一開始直接用app就好,我覺得app跟印出來寫的感覺不一樣,所以我有印出來也有用這個,印出來寫可以模擬你考試時看題目的感覺,app則是很方便你做答,就看你喜歡哪種方式。
megapx
megapx
megapx
---------------------------------------------------------------------------------------------------------------------------------------------------------- 以上就是我準備考試的一整個歷程,濃縮成以下幾點跟大家分享: 💡找到適合自己讀書的方法💡 一開始的我是先買某教育學博士的自編筆記來看,但是發現裡面的內容太過於統整,對於考試衝刺來說非常有用,但是對於太久沒碰教育科目的我來說根本是天書讀都讀不下去,還記得我剛看的三天,每天都重複看前10頁,進度一直沒有往前,因為看不懂也背不起來哈哈。 然後跟同事說之後,他就說有那種線上課程,可以在一邊做事的時候一邊放來聽,就當是在聽廣播,然後我就開始上網找,結果就讓我發現了某老師的線上課程,有課本跟影片,看起來也很厲害,而且距離考試也只剩下半年,如果花一點錢能讓我考上的話,其實也值得,所以並沒有考慮太久就下單,然後就開始了我的讀書日,對於我來說,這種線上課程比較適合我,就很像在聽課一樣,比起自己讀書,我更喜歡聽聲音做筆記的感覺,很像回到高中上課,最後的統整書也有派上用場,讓我在準備申論題跟最後衝刺時幫助非常大。 我喜歡有統整、有架構、有脈絡的內容,不管是影片或書都是,可以幫助我更好理解內容,而會想買線上課程是因為我印象中有看到試聽的影片,我也認為如果能看比較新的內容或題型可以避免掉很多已經不合時宜的錯誤觀念,也可以更加符合考試的趨勢,替我省下很多時間,但也不是說一定要花錢才行,有很多網路上的人也沒有花錢準備就能考過,所以還是要找到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只要考得過,什麼方式都是好方式哈哈哈。 💡使用活頁紙作筆記💡 然後如果你是有作筆記的習慣的話,也很推薦使用活頁紙作筆記,可以非常自由的準備你的筆記,想要添加內容或者抽離內容都很簡單,也可以作為統整資料使用,如果是用整本的筆記本的話,會有頁數的限制、內容的限制、格式的限制等等,剛好某老師的線上課程都有寫黑板,所以我都會抄筆記,有時候排版有問題或者立可帶用太多,我就會把那頁抽起來重新寫,我總共用了3本,寫完後成就感很高哈哈哈。
megapx
megapx
megapx
然後可以的話內頁可以使用格子紙,比起橫線來說靈活度更高,也可以畫圖,也比起空白來說有線可以對齊,另外我買的活頁本還有附上頁籤,很方便我去做分類。
megapx
megapx
💡勤寫歷屆試題💡 網路上很多人分享的文章中都有提到這一塊,你多寫自然就會知道題目想要考你什麼,所以多寫也是有用的,而且要記得從最新的年份開始往後寫起,也不必寫到94年的,因為太過於久遠了,我也分享了好用的題庫app,讓你刷題時能事半功倍,我自己覺得最好的準備時間是你該開始讀書的時候可以寫一次,最後快接近考試前再寫1-2次,畢竟太常寫或間隔太近,很容易只記得答案而不知道這題想要考的重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刷題也沒有全部都3顆星,我只確保我每題都寫過,然後知道是考什麼概念,錯的題目就多寫幾次。 💡提早準備申論題💡 提早準備申論題很重要,我建議是能在中期就開始準備,為什麼不是一開始是因為你可能跟我一樣很久沒讀書,一開始碰申論題可能會讓你感到挫折,有一些知識概念之後再來準備比較好,用換句話說的方式將關鍵字記起來對於背誦會比較容易也比較能理解,在一開始讀書時也能用這種方式背誦內容,記下你覺得可能會考申論題的題目,然後記得一定要印出答案卷來寫,考試時如果再來熟悉答案卷會很不妙,而且你會很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考前我就是看我寫的那些手寫考卷,記住幾個人名跟他所提出的方法,如果申論題是遇到問你要如何做的時候就可以硬上,像是Tomlinson的差異化教學、Johnson的合作學習法,只要有擦到邊就可以寫,至少不會完全空白,像我就是考前只記住這幾個,上場後的3科教育科目全部都有寫到,每張都寫到背後滿滿滿,出來的成績還有一半我其實很滿意了。 💡保持好心情💡 在準備考試的這段期間很辛苦,只能一直跟自己說加油撐下去,但成果出來就是你的了,所以也只能跟你說堅持下去,如果你平常都很認真準備考試的話,我覺得假日你就可以放鬆休息,準備考試很重要,但是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像是我雖然是排每天都至少看2個影片,但我每週六都還是會跟男朋友出去,也很感謝我的男朋友很支持我,快到考試的時候我們會去咖啡廳、他家或者其他比較安靜的地方準備考試,隨便他要做啥都可以我就是想要他陪在我身邊的感覺,我去他家看書時他就在房間打電動,我則是在他的客房讀書,然後看書完一起吃飯,我也會抽一點時間做我喜歡的事情,像是邊吃飯邊看動畫,就是拿捏好時間的分配就好。 💡考試時的注意事項💡 1.注意時間分配:考試的時間分配非常無敵的重要,基本上除了國文都是80分鐘,我都會抓20分鐘寫選擇,60分鐘寫申論跟綜合題,我這樣抓已經非常趕了,都是寫到鐘打前1分鐘停筆,所以我只允許我寫20分鐘或者更短的選擇題,寫選擇題時,不會的我就會空著,快到20分鐘的時候還有不會的就用猜的了,等到最後非選寫完有時間才會再做回頭想。 2.注意東西要帶:要記得帶准考證跟身分證做核對,不要忘了!鉛筆跟原子筆要多準備幾枝,然後黑筆跟藍筆我建議準備油性的,立可帶也準備2個以上,我考試的時後用水性黑色原子筆寫,一開始很平常,但是寫到第2行的時候突然一整個沒水,然後我又沒準備黑色的油性原子筆,所以全部用立可帶劃掉重寫,很不美觀但沒辦法。 3.注意考場在哪: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不能事先去看考場有點可惜,但如果可以去看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然後看一下廁所在哪裡,你可以規劃一下什麼時候出發,這其實也只是讓你可以對考試當天的行程比較能掌握,讓你不緊張一些。 4.午餐不要吃太多:考試考一整天的,午餐不要吃太多,如果吃太飽的話,血糖會上升太快,下午就會感到想睡覺,但也不要不吃,也是要補充一點葡萄糖讓你可以正常運作,水也不要喝太多,會想要一直跑廁所。 大概就是以上內容要跟大家分享的,有問題的都可以問~ 不管你是用什麼方式,都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教檢,未來還有教甄要努力,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希望大家都能堅持下去,不過也不是說人生只有當上老師這件事,要開心準備,選你所愛、愛你所選,不管最後你選擇哪條路,期許大家都能順利!
sticker
愛心
58
留言 14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