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女子圖鑑 好難看
首先,我想先分享一下我是東京女子圖鑑的小粉絲,幾年前追了這部,很喜歡他的劇情鋪墊和脈絡,簡單輕巧又不失邏輯,當中穿插各種旁白、配樂剪接,歡快輕鬆,像是飯後在品嚐一份小點的感覺,最有趣的部分是日版透過不同的運鏡和視覺畫風,來呈現東京不同區域的市容與街景,以及其所對應不同的階層與聚集人群,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一邊看劇還有種在東京各個區域閒逛的感覺,非常豐富有趣,同時又能夠在不同段落當中,看到女主角為了追求物質,從三茶一路到惠比壽、銀座、港區⋯在都會裡的那份用力與奔波,以及她的眼神裡散發著慾望膨脹後得失難以平衡的那份迷惘與徬徨,讓人心有戚戚焉⋯
劇情最後她在東京站穩腳跟以後,故地重遊,想起剛來到東京交的第一個男友,回憶起他們下班一起買菜回家走過的街道,甚至在他們一起品嚐過的章魚燒舖前,故人相逢,只是對方身邊多了妻子和小孩,多年來為了追求物質所割捨、放棄的人事物,讓她重新審視反思了許多,也改變了她年輕時的想法與目標,回歸踏實與生活,重新找回自我的認同與價值。
整體來說是個輕鬆小品卻能夠帶出社會的現實與真實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夠從劇情中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
東京版真的是我的愛作,偶爾宅在家或吃晚餐的時候就會點開來看,所以當時知道要出台北版而且還是我的女神桂綸鎂演的時候,心裡真的既期待又激動,每一次經過忠孝復興站的廣告牌都會忍不住盯著桂綸鎂,發自內心地覺得「啊!她真的好美!」
但是剛剛追完這週台北女子圖鑑更新的一二集,覺得劇情內容鬆散、進度像是在開快車一樣,很多地方的脈絡和邏輯有漏洞,跟我原先的期待有蠻大落差⋯真的蠻失望的⋯
因為台北版有明確表明是翻拍日版,所以我覺得難免會有些比較⋯
可能沒看過日版的人會覺得還蠻好看,但看過日版以後真的覺得完全不是一個水準的
某一部分我覺得可能桂綸鎂也真的沒有那麼適合這個角色,一來是因為這個角色是一個鄉村女孩對都會光鮮的物質生活有極大的憧憬,所以角色本身的目的性與上進心(甚至有點虛榮)是很強的,但因為桂綸鎂本身長相、氣質太仙了,有點不食人間煙火,彷彿對一切名利不太在乎(她本人好像就是這樣?)跟日版女主臉上就寫的那種「我就是愛有錢的」那種價值觀有蠻大落差,加上桂綸鎂的五官英氣很足,一看就覺得很睿智的感覺,完全就是都會臉(刻板一點來說甚至會覺得她就是會在民生社區文青咖啡廳看書、樹蔭下散步吹風撩頭髮的類型),所以扮ㄘㄨㄛˊ扮土,演一個愣頭青說實話真的很怪,甚至有點出戲(btw我覺得這部有點太醜化南部小孩,感覺這個劇本完全就是台北人寫的lol)當我聽到她用高音喊出「愛你呦」說實話我真的起雞皮疙瘩了⋯
另一個部分就是因為台版和日版有一個共同點,女主都在時尚彩妝的產業工作,日版的在這個部分就有蠻多著墨,第一二集你就可以看到他們在描述他們的職場文化(誰跟誰和老闆客戶有私情、設計部跟行銷部之間無形的一道牆⋯),同事間流行的穿搭彩妝,住在哪一區啊以及無形中各種攀比與勾心鬥角,都與這部劇的核心主題扣在一起,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讓人看了津津有味!
但是台版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把重心放在後面,所以一二集很多地方都草草帶過,劇情鬆散,讓我感覺「咦?這個段落只有這樣而已嗎?」剪接跟時間線也都亂七八糟的,還有一堆很粗糙的狗血劇情(阿姨是小三、明明面試被打槍卻又被通知錄取的打臉情節等等)說實話目前看來真的蠻失望的⋯
主要是這幾年很多台劇都越來越有口碑,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質感,跟以往台劇或其他國家的作品相比,我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雖然是翻拍,也能用我們的方式拍出很棒的作品,但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明明有很多可以發揮和著墨的點都被草草帶過,感覺真的很可惜,畢竟這次陣容這麼大,又是女神久違出演影集,劇本、視覺、畫面、運鏡、音樂各種,讓人感覺還不夠完整成熟就被端上台,整體的質感也是不及格
如果後面幾集沒有扳回一城,我真的會超難過(因為小鎂)⋯
希望是一二集的問題,之後會越來越來好看,按平常來說這種水準估計看十分鐘就會直接棄劇了,奈何是小鎂,可能我還是會把它硬看完吧⋯⋯
不知道有沒有也是看過日版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補充 )剛剛問了幾個看過日版和沒看過的朋友,彼此意見真的蠻分歧,推薦大家去看看日版,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看過日版的朋友普遍覺得蠻失望⋯